1.3高效過濾器等級分類
1.3.1國外標準對比
從上世紀60年代到現在國外已經有了多種空氣過濾器性能檢測的標準和方法, 這些標準和方法主要在六個方面有所不同:
a:氣溶膠物質;b:氣溶膠顆粒大小;c:氣溶膠測試方法;d:等級分類;e:設計說明;f:漏點限制標準。
1956年,美國制定了最早、最完備的高效空氣過濾器檢測標準 US MIL-STD-282,此標準一直沿用至今。其效率檢測采用DOP法,即用光散射式光度計(Light-scattering photometer)檢測過濾器前后氣樣的濁度比,計算過濾器的過濾效率。
1965年英國制定了英國準BS—3928,效率檢測采用鈉焰法。
1973年歐洲通風協會制定了EUROVENT4/4標準,沿用了鈉焰檢測法。
1973 年歐洲通風協會制定了EUROVENT 4/4標準,沿用了鈉焰檢測法.后來美國環境科學學會(IEST)制定頒發了一系列推薦檢測方法類似版本,如 IES-RP-CC007.1-1992 和IES-RP-CC001.3-1993,均采用DOP 計徑計數法檢測過濾器效率。
1994年德國機械工業標準協會制定了DIN24183標準,效率檢測仍采用DOP計徑計數法。隨著潔凈要求的不斷提高,歐洲在1999年制定了BS EN1822標準,采用最易透過粒徑法(MPPS)檢測過濾器的過濾效率。根據最易穿透粒徑的定義及上面各表的對比分析,可以看出用MPPS粒徑效率來劃分高效過濾器等級是目前高效、超髙效過濾器較嚴格的等級劃分方法。
1.3.2國內標準高效過濾器等級分類
國內高效空氣過濾器的性能檢測標準是在參照國外相關標準的基礎上制定的,如國家標準(GB6165-85)及其修訂版(GB13554-92),標準中規定的檢測方法為鈉焰法和油霧法。目前國內普遍采用鈉焰法,其應用也是以高效空氣過濾器全效率為主,過濾器掃描測試以人工檢測為基礎,尚未引入自動掃描機構。
1.3.3歐洲標準EN1822高效過濾器等級分類
1.3.4美國高效過濾器等級分類
本文出處:基于歐洲1822標準的高效空氣過濾器全效率測試臺及掃描測試臺的研制